


各党总支:
为进一步加强毕业生党员离校前的教育管理工作,确保毕业生党员档案、党员组织关系转接等工作的顺利完成,现就做好有关工作通知如下:
一、认真开展毕业生党员离校前集中教育
毕业生党员在离校前接受一次严格的党性教育是加强大学生党员教育的重要环节,各学院要高度重视,确保全覆盖。
(一)结合学校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的工作安排,教育引导全体毕业生党员遵守党章党规党纪,始终以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教育引导毕业生党员在文明离校过程中发挥示范带头作用,毕业后要继续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在各行各业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二)各级党组织要通过上一堂党课、举办一次专题讲座等形式,重点加强毕业生党员的组织关系转接教育。针对可能出现的个别大学生党员毕业后组织观念不强、不按时转移组织关系、成为“口袋党员”等现象,详细讲解办理组织关系转接的流程和操作规范,明确严肃的告知《党章》中有关“连续六个月不参加党的组织生活,或不交纳党费,或不做党所分配的工作,就被认为是自行脱党”等有关规定,严明纪律要求。
二、做好毕业生党员材料的整理和衔接
(一)针对就业形式多样化所引起的组织关系接转复杂性增大的现实情况,负责毕业生党员相关工作的人员要落实分工,明确责任,认真做好党员材料归档各项具体工作。
(二)正式党员、预备党员毕业生,由所在党支部按照《发展党员材料目录》认真核查,整理填写好全套材料并确认无误后密封装入专用党员档案袋,交招就处统一寄送。
(三)严肃告知预备党员毕业生要牢记自己的转正日期,及时向组织关系所在党组织提出转正申请并办理相关手续。
(四)发展对象和入党积极分子毕业生发展党员材料结合实际需要由所在党支部按照《发展党员材料目录》认真核查,整理填写确认无误后交招就处统一寄送。
所有档案材料的整理提交时间,根据招就处要求执行。
三、做好党员组织关系转接工作
(一)校党委组织部负责统筹全校毕业生党员组织关系转接及转往省外党组织关系介绍信回执的录入工作,各党总支负责指派专人对接落实。
(二)各党总支6月20日前将《2025届毕业生党员组织关系转接登记表》报组织部进行备案,9月底前将转往省外党组织的毕业生党员介绍信回执交组织部进行系统录入。
(三)已落实工作单位和考取研究生的毕业生党员,应将党员组织关系转移到所去单位党组织。所去单位尚未成立党组织的可转到单位所在的街道社区党组织,或随同人事档案转移到县以上政府人事(劳动)部门所属的人才(劳动)服务机构党组织。
(四)尚未落实工作单位的毕业生党员,应将党员组织关系转移到户口所在地或父母居住地的街道、乡镇党组织,或随同人事档案转移到县以上政府人事(劳动)部门所属的人才(劳动)服务机构党组织。
四、相关要求
(一)按照省委组织部、省教育工委要求,转接单位为安徽省内的党组织,从全国党员管理信息系统内完成转接,实行电子介绍信和网上审批,不开具纸质介绍信。
(二)转接单位为安徽省外的党组织,实行线上线下同步审批.即由支部管理人员在全国党员管理信息系统内选择“其他非建库”单位,发起转接流程。同时由党员携带纸质介绍信前往转接单位按照要求办理相关手续,完成后将回执寄回原支部。
支部收到回执后及时整理汇总,报送党委组织部录入回执信息后,即为完成全部转接流程。
(三)所有毕业生党员的党费交到办理组织关系转接完成的当月。
(四)毕业生党员要在介绍信的有效期内(省内一般为30天,省外一般为90天)完成组织关系接转。
(五)转入省外党组织的纸质介绍信由党员本人携带并妥善保管,以免遗失。党员应提前向党员组织关系转接单位了解介绍信抬头的书写要求和转接流程。若组织关系转接单位发生变动,应持介绍信原件,由所在支部重新开具介绍信。
(六)党员、党支部应提醒督促接收单位党组织及时完成网上审批,介绍信回执需邮寄、传真或拍照至原支部保存归档。
附件:1.2025届毕业生党员组织关系去省内转出信息登记表
2.2025届毕业生党员组织关系去省外转出信息登记表
中共安徽信息工程学院委员会
2025年5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