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是程菲铭于骨血的校训,从教廿载,迄今尤奉为圭臬。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欲诚其意,先致其知”,程菲一直相信,想捧给学生一杯清水,首先自己要有一眼甘泉。因此,看书、读文献成为了她的日常。无论自然科学,还是人文社科,均有涉猎;从控制理论到系统科学、从先进制造到人工智能,她孜孜不倦,从书籍与文献中汲取最新理论与方法,再到实践中去检验与深化。当感觉自己对专业知识理解不够系统、掌握技术不够先进时,她会暂停工作,回到高校去系统学习。四年的博士后流动站研究经历、一年的国外高校访学经验、多个暑期专业培训班以及国内外学术会议,为她的知识池不断注入新内容;“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是她对“明明德”的动态注解。
广博的知识储备,是课程融会贯通的基础;但教好一门课,亦需要针对性学习。她主讲的《数据结构与算法》,知识点众多,且有大量编程内容,除了通读教材多遍,细细揣摩各知识点外,她还亲自将课本案例与作业所涉程序全部写过,让自己熟悉每一行代码,为教学做好充足准备。此外,她还持续关注计算机与人工智能学科的最新发展动态,搜集课程案例,并将新知识新技术穿插于教学内容中。
大学之道在亲民。教师,除了日新其德,不断提升自己之外,更重要的使命就是“新民”,需要推己及人,教育学生;时时轻拂拭,擦亮每位学生心中存在的天理,助其成为德能兼备之人。程菲老师认为,“所谓教学,不是让学生死记知识点,而是将自己对知识的理解传递给学生,教会他们学以致用”。这是一个思考-传递-消化-应用的过程,需要师生共同参与,达到教学相长。因此,她秉承“仁爱、威严、鼓励、诱导”教学四法,诠释了她的教学理念。
每学期开课前,她向辅导员了解教学班每一位学生的性格,因材施教;以母亲慈爱儿女之心爱每一位学生,不偏不倚、不骄不欺,令学生因爱教师而爱上课程。
“自古慈母多败儿”,要想教育出德能兼备的有用之材,只凭仁爱之心是不够的。“威于信,严于律”,是程菲老师的另一法则。学高方可为师,身正始能为范。她以踏实严谨的学术态度、诚信谦逊的自律品德,获得了学生的敬重,同时严格要求学生以求真、求实、诚毅、创新的态度对待学业。
“气为人之能,有能而后能行”,告诉学生“你真棒”,是劝学灵药之一。她在课上互动、课后作业、学生提问各环节,发现学生的每一寸优点,不吝赞扬与鼓励,提高学生自信心,提高他们的学习热情。
教学不是简单的知识点搬运,应用与创新才是知识传递的目标。为激发学生与生俱来的创造力,她将“诱导”之法贯彻于教学始终。采用翻转课堂、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等启发式教学模式,提升知识传递与消化的效率;开设延续四个学期的“卓越创新项目”课程,学生自行选题、分析、设计、实现与总结,教师个性化指导,培养学生应用知识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指导大创、计算机软件、计算机博弈、电子商务等竞赛,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以近乎100%优良率的成绩,带出一届又一届毕业设计。
责任感,则是程菲“新民”的首要信条,是置于一切教学方法之上的最高准则。“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其严乎”。教师立于讲台,身担树人重任,一时不慎,便会误人子弟。“是故必战战兢兢,日日反省吾身”——程菲老师如是说。
大学之道在止于至善。有斐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程菲一直用切骨、磋角、琢玉的态度对待治学,“精益求精、做到最完善的地步并且保持不变”是她的追求。教学之外的时间,她都交给了科研与社会服务,在智能控制领域潜心钻研,数十年如一日。寒假准备项目申报书,暑假实验、撰写论文,周末与其他零散时间修改论文、阅读文献,这些于她而言是常态,且乐此不疲。她认为,只有坚持不懈地努力,提升教学与科研能力,强大自己,才不会被时代淘汰。与此同时,程菲还担任青年教师导师,时常与年轻教师讨论教学与科研之法,将自身经验传递给他人;参加归国人员联谊会、博士后联谊会、技术专家团等组织,深入企业现场诊断,提出解决方案,将知识回馈社会。
(图为程菲个人照)
程菲近3年主要成绩:
2020年被评为校“十佳教职工”;
2020年获“安徽省线上教学名师”称号;
2020年获评“安徽省线上教学优秀课堂”;
2021年获校“巾帼建功标兵”称号;
2019-2020年度、2020-2021年度2次被评为“优秀毕业设计指导教师”;
指导学生参加大创项目,获国家级立项1项(2022年),省级立项2项(2020年);
指导学生参加竞赛,获省级三等以上奖项7项,被评为“优秀指导教师”2次(2020年、2021年);
第一作者发表Elsevier期刊SCI论文3篇,一级期刊EI论文2篇,CSCD论文3篇;
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立项1项,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项目立项1项,浙江省社科联规划项目立项1项;安徽省教研项目立项2项;
入选浙江省、重庆市、山东省科技专家库成员;入选芜湖市科技特派员、芜湖市工业软件专家;
浙江省杭州市高层次人才、安徽省芜湖市重点人才。